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家庭教育——如何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工会发布 2020-5-13 16:32 4356人围观 心灵速递

同理心是指一个人能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人们经常听到的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的能力。发展心理学有一个观点,有对的感受才会有对的行为,当一个人知道做一件事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相关的人会有怎样的感受时才会做出正确的事。有同理心的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验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有同理心的人在乎自己,也在乎别人,所以不会变得冷漠而不近人情。

同理心是一种习得的技能,需要父母潜移默化的薀养,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父母的身教与言传。

身教是“土壤”。亲身让孩子体会什么叫设身处地的理解他人,为他人着想,是让孩子获得同理心的重要方式,作为父母,我们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把孩子当作一个人,而不是一件事情去对待,很多时候,孩子闯了祸或者陷入激烈的情绪中难以自拔,父母就会烦躁,特别希望能够用武断的方法尽快的把难题搞定,让自己从令人窒息的窘境中脱离出来,但这样做,恰恰会妨碍孩子同理心的培养,因为久而久之,孩子会有这样一种体会,爸爸妈妈受不了我了,我的真实感受是不被接受的,我不重要,解决问题才最重要。当孩子一次又一次在父母的情绪壁垒上撞得心灰意冷后便也会在自己内心竖起一道壁垒,这样不但阻拦自身情绪的表达,也阻止了他人关心的进入,这样同理心的培养越来越难,孩子的心也变得越来越冷漠,父母们一定要了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父母温柔对待孩子的情绪,孩子才能真正懂得体谅他人。

言传是“雨露”。所谓的言传,并不是反复絮叨地向孩子灌输同理心很重要的道理,而是要通过解说与诠释,慢慢帮助孩子理解他人与世界,需要身为父母的我们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与体会,慢慢说给他们听,同时以下这几点使用建议也不妨试一试。

1.用亲子共读教孩子理解情绪。可以在陪孩子读书时,带孩子认识情绪,比如绘本角色的表情、动作与情感,同时在理清故事线索时,对孩子解说角色情绪背后的需求,并教他们如何应对情绪。

2.对孩子多夸赞,多鼓励。比如在吃东西时,可能是因为自己吃不完,也可能是因为喜欢别的小朋友,自己的食物分给别人吃,不管为什么,父母要先称赞一句,多夸夸这个行为本身,宝贝你很棒,知道把东西分享给别人,这样孩子的关怀行为就会受到激励,及时的激励和肯定能够强化他们的行为,让这一行为得以巩固和发展。

3.角色扮演的游戏让孩子换位思考。十岁以下的孩子很喜欢玩角色扮演游戏,父母可以趁此帮助孩子体会不同人的情绪,如果希望孩子改掉抢别人东西的坏习惯。父母便可以饰演同龄缺乏同理心的小朋友,在孩子玩着心爱的玩具时,随手抢夺玩具,让孩子体会其他小朋友的伤心与难过,并在之后解说道理,教会孩子换位思考、尊重他人的需求。

4.带领年龄大一些的孩子参加公益活动。去当地的动物收容所做志愿者,照顾无家可归的小动物,去帮环工人捡塑料瓶和烟头,去海边玩沙子的同时捡塑料垃圾,公益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孩子产生对人、对物、对环境的同理心,还能让他们觉得这是在跟父母一起做一件很酷,很有意义的事。

如果父母能将身教与言传结合,引领孩子经历一些重大问题的解决会更好。比如在家庭成员之间发生矛盾时,与孩子交流看法,并询问他的解决方式是什么,在这样的情境下,孩子就更能切身的体会到双方的矛盾所在,并更真实的见识到同理心在解决问题时起到的重要作用,慢慢的,孩子便可以发展出深切的同理心和对情绪的敏锐感知,这能让他保持热心,不会变得冷漠自私,对他未来发展人际关系和内心自我成长至关重要,这也是孩子人生幸福的关键。

    2018-2023 鸿狐网富士康工会版权所有 粤ICP备170271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