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发布 2020-12-25 00:52 3206人围观 集团新闻
姓名:鲁信宏 籍贯:安徽芜湖 年龄:47岁 学历:大专
1994年8月入职深圳富士康宝田厂,1995年6月转调昆山厂区。带领团队先后多次获事业群“卓越品质奖金赏奖”、“卓越品质奖铜赏奖”“科技进度智造奖铜赏奖”;先后两次获评“工会之友”; 1、2018年获评“优秀共产党员”; 2、2019年荣获事业群“经营管理奖一等奖”; 3、2020年1月荣评富士康“优秀厂长”。
现就职于昆山园区MCEBG华东Mac(II)产品处A产品制造处,职务资深处长。
打开鲁信宏资深处长的“优秀厂长”申报表时,笔者发现这位厂长身上竟然有一短一长两个鲜明的对比:
一、年轻人就该出去闯一闯 鲁信宏出生在安徽省芜湖市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家里三兄弟,他排行老二。“农村里长大的人,养成的习惯就是吃苦耐劳。”
二、初露锋芒 1994年8月,历经30多个小时的火车加汽车,鲁信宏来到了深圳市宝安区西乡镇的富士康宝田厂,入职当时的核心事业处(鸿超准前身)。“当时厂区周围的环境不是很好,后面就是荒山,厂区外面的路也没修好,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泥路。但是工厂却很干净。”最让他深受触动的,是富士康的企业文化。“虽然工厂不大,人数不多,只有一百多人,但企业文化很好,员工们不管认不认识,见了面都会打声招呼说‘您好’。我刚进来不熟悉厂区环境,需要买生活用品时,也都有人带着去买。”
从小养成的吃苦耐劳精神,为鲁信宏的成长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常上班时间是早上八点到下午五点,我们一般会工作到晚上十点才会下班。”第一位带他的师傅叫程浩然,鲁信宏到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他手把手地教我,先自己操作一遍,然后再让我操作一遍,教得非常仔细、耐心,所以我学得非常快。”但师傅也很严厉。鲁信宏性子急,做事快,当然犯错的机率也大。
令他感动的是,每次遭到师傅批评,师娘都会帮他。“师娘也是同我们一起做模具的同事,她人很好,每次遭到师傅批评了,下班后她就会请我们到他们家里吃饭,然后再跟我们讲要注意哪些地方。我们把模具做NG了心情肯定很不好,被她一点拨心情就开朗了。”在师傅的严格要求与师娘的点拨下,鲁信宏学得很快,一般人学三个月才能出师,他一个半月就学会了。
随着工作的日渐熟练,做事快的鲁信宏不但产出多,出错的机率也越来越小了,每月的绩效都名列前芧。“同事们每月工时一般只能做到240-250小时,我每月工时能做到400多个小时,差不多是其他同事的一倍。”时至今日提起往事,鲁信宏依然充满自豪。这种超出常人的干劲,与鲁信宏母亲的言传身教有很大的关系。“我母亲比较要强,小时候家里种水稻的时候,人家一家人才种几亩地,我们家平均一个人就种了好几亩地;她看到人家盖新房了,我们家也就一定要盖新房。她做什么都不愿意输给别人。我母亲这种要强的性格深深影响了我。做什么事,我也不愿意输给别人,只想做得比别人好。”
三、寻找更大的舞台 鲁信宏的表现被课长刘耀光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恰逢当时核心事业处在昆山新建模具厂,表现优异的鲁信宏被课长推荐去昆山发展。“这位课长以前是山西晋城一家模具工厂的主任,是被富士康高薪聘请过来的。因为我做事勤快,他就建议我去昆山发展,因为深圳是一个成熟的厂区,给新人的机会非常有限,而昆山是新建的厂,机会相对而言就多了很多。”直到现在,鲁信宏仍然对这位曾经的主管充满了感激,“他给我指了一条明路,是我的引路人。”
四、建成华东最大模具“一站式服务中心” 1999年,内地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了很多小型模具加工厂,零件加工的空间本来就被大大挤压,模具厂加工的零件却出现了不少被客户退回的异常情况。
与客户达成共识后,鲁信宏选送了一批加工技能比较好的模具工程师到客户那里学习设计。仅仅六个多月,这批工程师就学成归来,华东模具厂开始由零件加工向模具设计转型,集模具设计与零件加工于一体。“客户只要把产品图给我们,我们自己把模具设计好、组好、调试好,然后将整套模具交给客户,这样的话模具开发周期就缩短了,以前要花一个半月时间,现在只要二十几天就行了。”模具开发周期的大幅缩短,不但降低了双方的成本,也让双方的竞争力大大提升了。很快,鲁信宏所在的模具厂就建成了华东地区最大的模具“一站式服务中心”,不但承接富士康内部订单,还开始承接外部订单。
五、痛苦的蜕变 2008年,因昆山原iPEG产品单位组织调整,主管模具厂的杨明陆副总被徐牧基总经理授命承接这个单位,身为杨明陆副总得力干将的鲁信宏也面临着从模具单位到产品单位的转型。“一个是很突然,一个是从来没有做过,对工艺不太了解。”
产品一开始量产时不良率特别高,包括很多人为的碰、刮伤。“我记得我们刚开始做阳极的时候,良率只有60%,就是说有40%的不良被打掉了,数量一直上不去。我们只有分工,把团队分成好几个Team,每一个Team由专门的责任主管负责某一项不良的攻关。每两个小时我们就碰在一起对一下问题点,讨论解决方案。”
六、勇夺“经营管理奖” 2018年,随着国家对“中国制造2025”的推进,集团对工业互联网的推动也越来越重视,借助集团工业互联网强大的技术资源,昆山园区MCEBGMac(II)产品处A产品制造处也在工业互联网的推动上不遗余力。
MCEBG昆山Mac(II)产品处A产品制造处的精英骨干们合影,后排左九为鲁信宏厂长
“刚开始数据不太稳定,需要来回不断地去找问题点,刀具数量多达数千台,有些品质不好的刀,我们不能第一时间发现;甚至有些断刀了,我们也可能没有及时发现。”经过不断探索,他们加入了断刀检测,并将供应商送过来的刀具全部做好了二维码,每个二维码对应一台刀具,把CNC的刀具寿命与互联网成功绑定,由电脑随时监测每一台机刀具的使用状况,并在CNC机台上都设置了报警装置,一旦哪一台机器断刀出现品质问题,机器就能马上报警。
MCEBG华东Mac(II)产品处A产品制造处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推动上成功的案例还有很多: 阳极线自动上下料系统,可实现自动化操作及产品信息追溯;阳极线槽液分析系统,可实现槽液参数定时分析及数据上传Trace系统;阳极线染料浓度在线分析系统,可实现染色浓度在线监控及染料自动补加;阳极线在线测色差系统,可实现染色后色差在线监控及数据上传Trace系统;阳极线AIM系统,可实现封孔后光泽、色差测量及数据上传Trace系统;阳极线智能PLC系统,可实现智能程控及槽液停留时间、温度等在线监控;组装大数据线体构建,攻克目前各种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问题;组装线体通用载具的研发,解决产品、载具、线平衡、工艺不同等造成无法共线的瓶颈;泡棉、背胶类小件组装自动化设备开发,攻克技术难题,自动化率得到明显提升······
“这些都是在2018年底到2019年完成的,我们通过工业互联网做了很多改善,在刀具、化学品等使用方面降了很多成本,良率大大提高,也减少了很多报废,效率也大大提升。”
刘扬伟董事长(左)为鲁信宏颁发“优秀厂长”获奖证书
尽管在工业互联的推动中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鲁厂长仍然觉得做得远远不够,“我们现在要做产品,首件产品必须经过品管检测认可了,加工者才能操作。我们有三万台机器,每台机器抽一件的话,就要抽三万件让品管去检测,那要消耗多少人力?所以我们现在在推机器自动检测。但是,自动检测要用网线,用WIFI,信号不好时会掉线,抓取的数据就不太准确。如何让WIFI的信号更强,减少掉线的次数,成了我们工作的难点。我们推了好长时间,效果还是不太完美。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但我们还是要想尽办法去推动。”
七、刀子嘴、豆腐心” “我的性格是很要强的那种,做事喜欢风风火火的,言出必行,使命必达,总想自己单位做得更好,不想输给别人。”身为一厂之长,鲁信宏的这种自我认知,也影响了几乎所有单位的行事风格。
马定强经理一直从事模具工作,直到2019年C次集团组织架构整合,将模具单位划归为生产单位时,他们才成了正式的上下级关系。虽然一个长期从事模具工作,一个长期做生产管理,但工作中一直有交集。“前几年我还在模具单位的时候,有一次A客户开发一款新产品,模治具需求量非常大,一个月要交上亿台模治具加工生产。知道我们生产有困难后,他亲自跑到我们模具单位,了解我们的制程安排计划,以及生产工艺上的困难点,帮助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在鲁厂长的建议下,他们将比较难、技术要求高的模治具放在本厂加工,将比较简单的模治具外包给其他单位或供应商加工,最终达成了产品开发的需求。
铁汉柔情之外,鲁厂长对员工倾注了更多的成才的期望。比如,每一届的菁干班,鲁厂长不但亲自去给他们开会,还会到他们历练的产线指导工作。当这些新人走向正式的工作岗位时,他还会交待各级主管重视和关心他们,及时了解他们在各个单位工作的状况。
2020年1月,刘扬伟董事长(中)为32位优秀厂长颁奖并合影留念
26年风风雨雨,9000多个日日夜夜,鲁厂长早已把富士康当成了自己的家。“当你真的把公司当成家了,看到公司有不好的地方心里就很难受,总是希望它往好的方向发展。”或许,这也是他一直驱策自己和团队不断进步的原因。只有团队和单位都越来越好时,他才觉得自己的付出有了更多的价值和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