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发布 2020-5-13 16:40 4470人围观 心灵速递
何为责任感?做事有头有尾,说话算数,敢作敢当。是一种做人的态度,一种处事的方式,一种勇挑重任的担当。培根曾说:“责任感是世界上最珍贵的种子,它若早早地播种在孩子的心田里,将会收获一生一世的幸福!” 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除了答应孩子的事情就一定做到,言出必行,以自己的行动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之外,还需要孩子在“做中学”,仅仅知道却不实践,责任感永远培养不出来,就如同明朝哲学家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有知有行,孩子才能从中慢慢明白责任感是怎么一回事,懂得自己在成长中应该担负的责任。 我们可以在生活中用以下的方法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1.让孩子感受到被需要:李玫瑾教授曾说过,孩子没责任感,只因家长太能干,做家长不妨示弱,说出自己的劳累,道出自己的苦痛,承认自己的无能,使孩子冲到前列,成为爸爸妈妈的保护天使,让孩子给下班的自己拿双拖鞋,让孩子给生病的自己倒杯水,让孩子帮虚弱的自己拎点重物,这些看似转嫁困难的做法,恰恰让孩子感受到了一种被需要的幸福。 2.让孩子分担家务活:父母希望孩子只要对学习负责就行,这就是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其实这是一种误区,之前有人做关于家务劳动时间的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小学生每天做家务的时间为11.32分钟,孩子参与家务劳动的时间如此之少,让人不由感慨,其实家务劳动与一个人终身幸福有着密切的关系。哈佛大学专家曾对456个孩子跟踪研究20年,爱做家务和不做家务的孩子收入相差20%,还有爱做家务的孩子,长大后离婚率低,心理病的犯病率也低,所以让孩子分担家务不但是承担责任,更是为将来的幸福生活做准备。 3.与孩子合作:父母不妨放下姿态,与孩子合作完成一件事情,和孩子一起分配任务,之后完成自己那一部分,让孩子想办法完成他的任务,这样孩子就会意识到在合作过程中所肩负的责任,并努力去完成。与孩子合作,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和团队精神。 4.鼓励孩子的想法:很多时候,家长怕孩子走弯路碰壁,总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替孩子做决定,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完成各项事务,剥夺了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决定的权利,所以父母应该多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并给予鼓励与支持,不管孩子能否做好。都要放手让孩子尝试去做。 5.让孩子承担后果:比如孩子想买一个很贵的玩具,这个玩具会花掉他一个月的零花钱,家长可以对孩子说明你可以买这个玩具,但是你要接受接下来一个月没有零花钱的现实,孩子在经历过挫败之后就有了经验,下次在做事情时会考虑后果。权衡利弊,逐步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责任心也会随之增强. 2019年,湖南卫视《少年说》,节目中一个名叫李仁志的12岁男孩,因为一段“我的妈妈是外卖员,但他是我爸爸捧在手心里的小公主”的倾诉而让亿万网友泪目,他没有嫌弃母亲职业的卑微,反而选择用感恩来传达更多的善意,给环卫工人、路人微笑,并希望他们也对我的妈妈微笑,这段感人的肺腑之言,引发了很多家长关于孩子责任意识、培养与引导的思考。这样爱父母、爱家庭的孩子,我们又何尝担忧他们不爱他人、没有责任感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