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发布 2021-10-12 11:35 3000人围观 集团新闻
2006年4月,谭青松被学校分配到昆山富士康实习。明亮的生产车间,先进的数控机床,精湛的加工技术,还有那一批批经验丰富的大师傅……那时17岁的少年心中就只有一个念头“留下来,留下来,一定要留下来”。虽然每周的摸底考试和末位淘汰制,让他倍感压力,凡是他毅然咬着牙坚持了下来,课上努力倾听老师传授的专业知识,课余时间跟着老师傅练习操作技术。当结束一天繁重的课业学习,所有人都恨不得抱着枕头去月会周公,有时候躺在床上也会吹吹牛。但是谭青松喜欢把回顾下白天的学习要点,兴致来了还会拉着舍友一起讨论,舍友们纷纷叫苦不迭,久而久之只要谭青松开口,宿舍里就会此起彼伏的响起呼噜声。功夫不负有心人,历时两个月的刻苦学习,谭青松以CNC加工中心月考总分第一的成绩完成了实训,与其他9人被分配到了CNC车床生产加工课,正式成为富士康一员。 进入生产现场后,凭借实习期间对数控专业方面知识的认知及现场师傅精湛技艺的传承,仅仅两周,谭青松就掌握了车削简单工艺加工技能与机台基本操作要领。短短三个月,他的工资就达到了1700元超过了自己的父亲。当天打电话回家告诉母亲这个好消息的时候,母亲却哭了,一直追问 “你是不是做了违法的事情?你父亲一个月累死累活的才只有7、800的工资,你哪来这么多的钱”。谭青松的温声细语的跟母亲解释了这真的是凭借自己的双手和技术挣来的工资,母亲却哭得更加大声“工作苦不苦,累不累,不能忙工作忘了吃饭休息呀”,他一边向母亲信誓旦旦的保证会照顾好自己,一边叮嘱着母亲“你跟爸爸不用太辛苦了,姐姐的生活费有我”。十七岁的他已经挑起了家里一半的大梁,他坚持每个月给姐姐寄去三分之一的工资做生活费,而自己却出了基本的生活开销,却甚少有娱乐消遣。正是这样简单、平凡的日子将他性子打磨的愈发沉稳,也让他心无旁骛的钻研起数控车工艺。能吃苦、爱钻研、敢拼搏的他,进入了主管的视线,引进新设备后,总是优先安排他独立操作机台,他像一块海绵,孜孜不倦的吸收了知识和技术,从一开始简单标准件的加工到复杂零配件的加工,谭青松的技术不断提升。 2013年春节,公司进军自行车高端产品前叉减震器开发,产品表面需加工直纹花,但是产线却无此规则的直纹单轮压花刀。这项任务时间紧,任务重,技术要求高,且硬件条件缺乏,不少经验丰富的老师傅都不敢承接,当时的主管戴卫国愁得陡增白发。谭青松上网搜索了相关的案例信息,并结合自己的7年的现场加工经验,有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年仅24岁的谭青松直接找到了主管,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虽然主管当时已经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却异常平静的问了一句“你有信心吗”,“有”谭青松斩钉截铁的回答。主管被他的劲头的感染了,拍了怕他的肩膀说“有就去做,我在后面给你顶着”。谭青松的想法是通过CNC车床主轴分度,将外螺纹刀具调整90°后将外螺纹刀具与产品轴向装刀方向一致,刀具沿产品轴向进刀,主轴不旋转方式,刀具参照刨床进刀方式进行加工。但是由于细项参数的不确定,谭青松是遭遇了一连串的失败打击,同事们都安慰他“这活儿本来就难,不要急慢慢来,有需要的地方,招呼兄弟们一声”,就在他自己都要怀疑是不是设计方向错误,想要放弃的时候,主管确坚定的站在他身后“你当我那时候病急乱投医,找不到人了才让你顶上,方案我是仔细看过的没有问题,只不过细节还得下功夫”。有了主管的肯定,谭青松更是一头扎进车间,一遍又一遍的调试参数,一点一点的优化加工方法,终于将直纹花加工了出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200件样品的加工送检,不良品率为0。 他先后主导参与了多种新产品的加工,同事们总说不论多复杂的零组件加工,只要看到谭青松坚毅的眼神,大家就定心,相信他一定会带领大家啃下一个又一个的技术硬骨头。专业的技能、扎实的经验让他获得了主管的肯定和员工支持,先后荣获了模范员工的荣誉称号,在公司的帮助下申报并成功获评2013年昆山高技能优秀人才和昆山高技能重点人才。但是谭青松并没有陶醉在鲜花和掌声中,他知道山外有山楼外有楼,所以他报名参加了昆山市的职业技能大赛。当他志得意满的去参加时,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喝,在公司技术顶呱呱的他却只获得了第六名的名次。首场就遭遇滑铁卢,谭青松却乐呵呵的,同行的人忍不住打探“松哥,你没事吧?”。“没事,没事,我输得开心,输得高兴,输得明白”。只有多出去交流,才能明白自己与高手的差距在哪里,公司的生产加工是品质第一,速度比起参赛的学生有差距。所以谭青松决定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基本功的锻炼,毕竟万变不离其宗,不论试题如何变化都是拆解下来都是基本操作的综合。他平时有空的时候也会逛逛技术论坛,下载了最新的软件,自己跟着小视频摸索练习。蛰伏四年,2017年谭青松再次出征职业技能大赛,知道比赛时的机台跟平时工作中的不一样。他特意请了假,跑去模具城给别人免费干了一天活儿,只为了能摸上广数、德嘉、沈阳等时新的数控机床。公司的老同事徐维贵作为本次大赛的监考和教练,一瞅见谭青松的眼神就知道这回是稳了。虽然是信心满满,但是他也并没有就此放松,别人学习时他也学习,别人练习时他就在一旁偷偷观摩学习,等真正的走上赛场,他的表现让所有人为之侧目,凭借着扎实的基础、娴熟的技术、沉着的操作,谭青松一举夺得了职业技能大赛的第一名。 声名鹊起的他,早就被猎头公司盯上,不止一次向他抛来橄榄枝,但是他都婉拒了。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成功和成就是踩在公司搭就的平台上得来的,前辈们毫无保留的传授者自己的经验,公司殚精竭虑的创造学习机会,一次又一次,一年又一年,才有了站在领奖台上的他。而他也知道传承的火炬已经交到了他的手上,是他开始发挥“传、帮、带”功效的时候了。一个人的优秀不算优秀,一个团队的优秀才是真正的优秀。谭青松总是想方设法的帮助新进人力提升业务技能,帮助提升一线员工的劳动生产技能。生产现场就是他的教学主场,手把手的教新人如何操控机台,将自己遇到的经典案例拿出来分享,教导新人有效的把控现场设备异常处理,同时还将自己参与产品生产的加工参数制作成标准化文件供大家参考学习。当参加完自动化机器人培训、CNC车床加工技术提升培训、数控车床专业技术工匠培训……,他总是第一时间将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再传授给新人。2019年他获批成立了谭青松技能大师工作室,以此为创新阵地,带领团队成员努力建设健全数控车工技能培养体系和全力攻克技术创新。毫不夸张的说CNC车床加工课的工人要么是他一手带出来的徒弟,要么是他徒弟带出来的徒弟。虽然谭青松对自己是非常严苛加严厉,对徒弟确是非常耐心和细心,总是不厌其烦去帮助和教导他们。有时候看到新人被师傅训斥的时候还会上去打个圆场,就这样还给自己圆回了一个媳妇。 当年妻子是他徒弟孙红军带的新人,因为失误正被训斥,谭青松看小姑娘都快被说哭,就上前劝了一下,没想到就劝出了一段差着辈份的恋爱。也许是因为同行的缘故,妻子对谭青松的工作非常的理解,在他全身心扑在工作上的时候,总是默默的打理好家庭琐事,甚至放弃了原有的岗位换了一份时间较为宽松的工作,不让他有后顾之忧。谭青松曾经不止一次的对妻子报以歉意,觉得没有尽到丈夫和父亲的职责,妻子却反过来劝慰他“你专注工作时的是最帅的,我当年就是这么被吸引了,你要是这么婆婆妈妈的就不再是我心目中的偶像了,去做你想做的事情吧。”有了家人的支持,谭青松工作起来更是披荆斩棘,一往无前。2016年实现了成功转型,从生产部门转入工程服务部门,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设计师。 从一个初出茅庐的愣头小子,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大师傅,从一名沾满油泥的普通工人到中国国防邮电职工数控车工专业技术委员会委员,谭青松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完成了属于自己的蝶变,但是这一切都不开主管的肯定,同事的支持和家人的付出。17岁加入富士康,悠悠十五载过去了,当年那个连自己的行李都拖不动的瘦削少年,已经成长为家庭、部门的顶梁柱,但是他依然是曾经的那个少年,眼中的光芒没有褪去半分,对技术的追求、对工作的坚守,对生活的信念就像一束星光照亮他的人生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