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发布 2021-5-13 10:29 1019人围观 心灵速递
各位同仁们,你们身边有没有总爱抱怨的人?他们似乎对生活中发生的,各种琐碎小事都感到不满,抱怨成为了他们最常用的沟通方式,这类人则被称为惯性抱怨者。那么现在就跟小编一起,走进抱怨者的内心世界,了解真实的他们吧。 一、抱怨≠吐槽 与抱怨相比,我们每个人都“吐槽”过。正常的“吐槽”能够清晰的表达自己的需要,也能容忍差异与冲突,并不会让人感到有压迫感。 而抱怨者给人是截然不同的感受,对方似乎总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角色中,失控的重复着“难道没有人看到我是对的吗?” 大多抱怨者都认为自己是特殊的,拥有行使怨恨和被满足的权力。 二、抱怨者的特征解析 适当的抱怨可以发泄负面情绪,但总是沉浸在不满和沮丧里,这些情绪长期积累起来,会对人们的心境产生很糟糕的影响。 抱怨者最大的特点在于,明明不满现状,又在害怕改变。他们总是沉浸在困境里,反复思考问题中令人挫折的一面,最后陷入“寻找错误-感觉糟糕-失去信心”的恶性循环。 他们先判定“事情是无法改变的”,所以就顺理成章地不作为。在抱怨者的眼里,与其尝试之后得到失败的结局,还不如什么都不做,直面“悲惨”的人生。 但是,抱怨者不是不想改变,或者不能改变。他们只是害怕尝试改变之后,还是得到失败的结果。为了避免失望,什么都不做而只是抱怨,反而让他们多了一些掌控的感觉。 三、抱怨是一种无法自我接纳的行为 看起来,抱怨者是对生活中发生的各种琐碎小事感到不满,但实际上,他们抱怨的是自己。抱怨者没有足够的能力来接纳自己,他们的外部世界就像一只刺猬,浑身带刺,只能通过抱怨这种的方式宣泄不满。 但他们希望亲密关系里的人不要放弃他,能够接纳他控制不住抱怨这件事,能够给他一个容器来盛放他的不安、不满、慌张、焦虑和恐惧。其实,抱怨者本身没有恶意,只是心灵受伤了,不懂得沟通,也不懂得自我接纳。虽然他们要完成自我的修炼和改变还有遥远的修行征程。 但是,如果作为亲密的朋友或伴侣,别把他们的抱怨当成是一种对自己的攻击,而是把这种行为当成一种求助信号,应该传递给他一种接纳的力量,让他离自我接纳越来越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