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发布 2020-12-31 18:27 2187人围观 心灵速递
什么样的职场新人容易陷入“融入危机”?鲁迅先生说得好:人间的悲喜并不相通。 有的人入职第一天就可以和同事打成一片,下班相约蹦迪,也有的人工作大半年和同事们的聊天框里只有“收到,谢谢”。 如果你是以下两种类型的职场新人,那你最好提前为“融入危机”做好准备。 (1)内向的“社恐患者” 对于内向不善言辞的人来说,任何场合的社交都是一场“硬仗”。 ● “社恐患者”可能在工作环境下触犯的“雷区”: ● 在开会的时候不敢进行眼神交流,更喜欢默默倾听。 ● 有自己的idea,但不知道何时、如何恰当地插话。 ● 倾向于自我否定自己的想法。 ● 在工作中“输出”极少。 ● 常常认为某件工作和自己无关,因此完全不关心。 (2)不好意思求助的“学霸”类型 哪怕是在学校中游刃有余的“学霸”群体,也极有可能在职场第一天的融入中走歪路:过度纠结于学生思维的他们,往往最先在团队融入和合作中败下阵来。 资深IT人曹政把这样的应届生称为“个人英雄主义”——他们往往觉得自己学历好能力强,试图搞定一切问题,认为只有把问题解决掉再去向领导汇报,才能体现自己的水平。 但他吐槽:“说真的,我最怕这种,我跟自己员工都说过多少次了,有问题,遇到障碍,尽早汇报,尽早请示,没关系。很多年轻人过于自信,要么就是不懂得团队合作,要么就是不好意思暴露自己的能力缺陷。总是试图用个人能力解决一切问题。” 即使你属于以上两种职场归属感“高危人群”,也不必惊慌。存在感低又苦于无法融入集体的“职场小透明”从不是职场新人的专属问题,以下这些解药可以了解一下: (1)主动联系,从加微信开始 入职第一天,被拉进了组里的工作群,下一步该怎么办? 那就主动扩大联系,并加每个人微信。 进群后先做个自我介绍,如果团队比较活泼还可以配个表情包,然后就可以开始单加每个人的微信了:某某你好,我是某某某,很高兴加入这个团队,以后请多多指教! 既然是一个team的同事,以后一定会有交集,不要偷懒等需要沟通的时候再加,显得没诚意。 (2)参加集体活动,主动破冰 前程无忧的一项调查显示:36.93%的人认为“职场午餐是融入同事社交圈的方式”。 职场新人其实从不缺少融入的机会,只是缺少发现机会的眼睛——从吃工作餐到周末团建,都可以是你打通人脉、融入集体的好机会。 入职第一天午饭时间,可以问问同事:公司附近有什么吃饭的地方吗?你们都是怎么吃饭的呀?自然而然就收获了职场的第一个“饭友”。 主动破冰,日积月累。天天一起工作,自然就慢慢熟络起来了。 (3)了解自己的职责,不断输出提升 从校园人到社会人的转变,最基础的就是做好自己职责内的工作。 对于一个能迅速进入职场角色,从试用期就开始勤学苦练的“职场小白”,职场融入几乎是小菜一碟。 职场新人应注重“输出”和“输入”的本领: 一要保持在团队内部(甚至外部)进行观点和知识的输出,输出是最好的输入,也能帮助你在团队内保持存在感,长期下来甚至可能成为“话事权”。 二要保持高强度的信息输入,不断学习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训练和调优自己的认知和思维范式。 如果你正因无法融入团体而苦恼或是有其他心理上的烦忧,不妨来咱们工会员工关爱中心与心理咨询师当面聊一聊;如果不方便见面欢迎拨打员工关爱热线78585或心灵热线560-25885。在这里,没有轻视,没有偏见,你可以把我们当成树洞来倾诉也可以把我们当成朋友来聊天。风里雨里,我们在这里等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