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发布 2019-5-23 14:11 1153人围观 工会活动
“大家要保护好身份信息,防止被他人用来贷款。”近期,有员工因轻信贷款小广告遭遇“被贷款”,造成经济损失。从5月10日开始,iDSBG事业群车间广播每天向员工宣讲个人信息保护相关事项,以提高员工防骗意识。 员工遭遇“被贷款” 近日,员工小李在iDSBG人资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园区警务室报案。3月14日,小李临时急用钱,想到曾经在南大门附近收到过一张贷款小卡片,便拨打了卡片上的电话号码咨询贷款事宜,对方称无需抵押,只要身份证就可以贷款。见面后,放款员用小李的手机下载了多个贷款软件,并多次输入小李的身份证号码、手机验证码及银行卡号。一番操作后,放款员称,小李在某贷款平台申请贷款成功,等待放款。 3月18日,小李的银行卡上收到8000元,这笔款项需分12期还清。小李表示他只需贷款5000元,放款员便让他转3000元到自己的银行卡上。4月初,小李资金比较充裕,就联系放款员申请一次性还清贷款,随后共计还款5500元。小李本以为还清了所有贷款,但不久后他收到平台发来的消息,发现自己在该平台分三次共贷款8600元,分12期归还,目前只还了一期。小李再次拨打放款员的电话,发现无法拨通,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马上到园区警务室报案。无独有偶。5月9日,员工小鲜也因遭遇“被贷款”到园区警务室报案。小鲜在回公寓途中遇到一位自称是在公司内部借贷平台工作的人士,小鲜向其咨询贷款事宜,对方表示无需抵押,只需身份证和银行卡即可,但最低需贷1000元。小鲜正想贷一笔钱,便将自己的身份证、手机和银行卡交给对方办理,1000元贷款很快到账。之后,小鲜修改了银行卡及支付宝密码。然而5月初,他收到某平台的催款短信,才知道自己被贷款12,000元。 贷款小广告泛滥 采访中,记者发现,大部分被贷款的员工都是掉进了贷款小广告的陷阱。“贷款小广告随处可见。”员工小高告诉记者,上下班高峰期,在南大门附近,他经常看到有人戴着工作牌、穿着马甲,给过往人员分发贷款小卡片,有些甚至直接塞到员工手中或者手提袋里。此外,共享单车车身和马路边的墙体上也有贷款和公积金提取的小广告。5月17日17时许,记者来到南大门对面,一个年轻人正在给路过的员工派发贷款小卡片,大部分员工对此视而不见,但也有人接过卡片,个别人还会咨询对方一些问题。 随后,记者来到共享单车停放区,在每辆单车上都可以找到贷款小广告,最多的一辆被贴了5张。在从园区到西南公寓的马路上,记者发现一些墙体和电灯杆上也贴有小广告。“不要相信这些小广告。”园区安全管理处工作人员提醒员工,园区周边贷款、公积金提取等小广告陷阱多,利用免抵押、低息等为诱饵吸引员工上当受骗。安全管理处警卫发现派发贷款小卡片的人员时一般都会劝离,并不定时协助城管打击这类行为。 保护好个人信息 同时,针对园区近期有员工被不法分子盗取个人信息,用于贷款、网上消费等,使员工遭受财产损失这一情况,iDSBG事业群利用广播、班前和班后会、邮件和海报等途径,以每天至少两次的宣讲频率,加强对员工防骗意识的宣传。“员工的防骗意识要提高。”iDSBG人资工作人员支招:员工不要将身份证、身份证号码及手机验证码等隐私信息透露给任何人;要远离自称可免费或低息办理贷款的可疑人员,世上没有白吃的午餐,天上不会掉馅饼;可以将手机支付软件设置双重加密,关闭小额免密功能,以防财产损失;当有人询问或者使用自己的个人信息时要提高警惕,最好能拍下照片并记录相关情况,防止个人身份证等重要信息被盗用;发现上当受骗后,要及时报警并告知有关部门寻求帮助,不要沉默不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