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发布 2024-11-15 10:01 2258人围观 集团新闻
近期,成都园区MCEBG事业群工会,将开展25周年资深员工慰问活动,向162位为集团服务超25年的员工,送去“娘家人”的关爱,以感谢他们的辛勤付出,张进也是其中之一。在一家公司干满25年,会是怎样的体验?我们一起来看看张进的故事。 1998年1月,毕业于乐山工业学校电气化专业的张进,顺利入职龙华富士康,成为热传厂机加部的,一名产线作业员,时年仅19岁。一入职张进就喜欢上了富士康,尽管他只有中专学历,但公司给出的待遇十分优渥,不仅每个月有330元的底薪,还包吃包住,顿顿有肉,和他的老家比起来,这里的收入和福利都非常不错,身为来自四川峨眉山市的农村娃,张进十分珍惜这份工作。仅仅一个月后,踏实肯干、勤奋好学的张进,就凭借出色的表现,从不铨叙提前转正至员一,转正当月,他的综合收入,就超过了800元,领到工资当天,张进立刻给家里寄了600元,给妹妹当学费,看着手中那张薄薄的汇款回执单,想到自己有能力帮衬到家里,张进心中满是骄傲,同时立志要在富士康好好干下去。 两个月后,部门产能扩张,张进被提拔为线长,他浑身都是干劲儿,但第一次管三十多号人,难免有些力不从心,经验不足,时间来补,为了不辜负主管的信任,每天,张进第一个到产线,最后一个离开,即使回到宿舍躺在床上,张进都会在睡前再想一想,今天哪些问题处理得好,哪些方面还需要改进,渐渐地,他的业务越来越熟练,工作表现也得到同事们的认可。上夜班时,产线上的机台偶尔会出现小故障,但往往得不到及时处理,束手无策的张进只能干着急,心想要是自己会维修就好了,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一年后,他主动申请转调至设备维护岗,学习设备异常处理,来到新岗位后,张进成为了师傅们的跟班,哪台设备有故障,就一定有张进拿着笔记本,仔细观察、默默记录的身影,为了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资料柜里的设备说明书,被张进翻看了不知多少遍,即使是周末,他也会带上自购的专业书籍,到车间里边看边练。 每次遇到设备故障,张进都会先了解相关情况,提前准备好所需工具和耗材,这样,师傅们在处理故障时,自己可以利用打下手的机会,在一旁看得更仔细。张进勤学肯干的品质,师傅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每次设备出现各种“疑难杂症”,他们都耐心地为张进讲解,很快,张进就顺利“出师”,能独立处理一些常见故障,他的技能日益熟练,还多次参与机台设备改造,对设备维护工作的兴趣更加浓厚。2000年9月,得知生产生技课正在补充人力,他再次毛遂自荐,申请调入,当时,生产生技课要负责机加部,100余台冲床、抛光机、剖沟机,以及研磨机等各型设备的维护保养。 这对张进来说,绝对是一份有难度的工作,见张进信心满满,生技课主管欣然将他“纳入麾下”。到了新部门,张进每天满身油污,高强度的体力劳动,还让他浑身酸痛,但却乐在其中。然而,新工作也意味着新挑战,一次,车间一台进口剖沟机主轴故障,张进和同事们将主轴拆卸下来,但使出浑身解数,也无法将备用主轴装进轴套,无奈之下,只好请厂商的工程师前来救场,张进自然不会放过,这种近距离学习的机会,两位工程师确认情况后,打开他们的工具箱张进看到,箱中的各类工具被摆放得规规整整,就连从机台上拆下来的各种零件,也都被一一分门别类地放置。 这一场景给张进带来极大的触动,也让他想起不久前,他和同事们保养冲床的事当时,他们在完成所有工序后,才发现地上还有几颗螺丝,大家只得重新将冲床拆开,一一检查哪里有螺丝漏装,从此,张进每次维护设备时,都会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所有步骤规范有序。 在生产生技课,张进不仅习得了一身本领,还因为工作表现出色,成为热传厂2000年唯一,获得集团“技术能手奖”的员工。2005年,张进升任组长,还被委以重任,参与机台调试、产品打样等工作。 彼时,机加部所需夹治具均由,厂商设计、制作,不仅成本高,交期也无法保证,为了帮部门降本增效,张进利用业余时间,自学CAD、solid works等设计软件,以及车床、铣床与线切割设备的操作,刚开始,他从简单的夹治具入手,后来,机加部所有工站的夹治具,他都能和生技课同事自行制作,2009年,张进凭借优异的表现,被评为集团“优秀线组长”,拿到3000元奖金。 在外打工多年,张进心中始终有股漂泊感,2010年5月,得知集团即将在成都建厂的消息后,归心似箭的他第一时间提交调动申请,除了想为集团拓疆西部出力外,他还想离家近一些,顺利转调至成都园区后,张进成为SHZBG事业群,(现A事业群MCEG),Mac I塑艺厂机加部生技课的一名组长,新环境、新工作、新挑战,都在等着张进,加工产品从金属件变成塑胶件,刀具、夹治具乃至制造工艺都不一样,让张进刚开始很不适应。 张进仍记得,在成都园区架设第一台四轴设备时,无论他如何调试,主轴旋转中心与夹治具旋转中心的数据,始终存在误差,整整一天,他都无法搞定,组里其他同事同样如此,大家相互讨论、反复检查数据,甚至向龙华园区同事打电话求援,一番折腾后,他们才发现,机台主轴与尾座的同心度有偏差,恍然大悟后,大家总结出经验,后续设备架设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从这件事情中,张进明白了学无止境的道理,功夫都在细节里,只有沉下心来,才能提升自我,跟上公司的发展步伐,这些年,张进先后参与了部门多项技术攻关,完成了五轴自动抛光机改善以及,自动取放料检测一体式工站建设等专案,技术不断精进,在成都园区,张进培养出了100余名生技骨干,近年来,园区各类技师工作室,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每次到这些地方学习、交流,张进都很羡慕,成立技师工作室,成了他心心念念的目标,他的想法很简单,自己要像师傅们一样,将所学所会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更多想学、肯学的同事。2023年,是张进入职富士康的第25个年头,这一年,他迎来了一件喜事,当年9月,在园区工会工作人员的帮助和指导下,张进顺利完成以自己姓名命名的,技师工作室的申报与创建,并获成都园区工会授牌,他想通过这一平台,为集团培养更多技术人才。 回首过往,张进觉得自己十分幸运,在富士康的二十余年里,尽管辗转过多个部门,但每到一个新岗位,都会遇到无私的师傅,他们发扬“传、帮、带”的精神,毫无保留地教导张进,让他习得了一身,得以安身立命的本领,他还在公司遇见了爱人,养育了一双儿女,更在成都和老家买房,昔日的农家少年郎,如今已在富士康拥有自己的一片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