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富士康副课长,一家四个牛人!

工会发布 2024-6-5 09:44 1953人围观 集团新闻

你相信一见钟情吗?

只因一眼,从此相伴半生,陶小玲与刘玉泉便是如此。从青春之恋到两鬓斑白、儿孙绕膝,他们携手走过了33载春秋。

期间,陶小玲曾只身在广东打拼、与妻子两地分居十多年,差一点妻离子散。为了一家团聚,他回乡创业,却以失败告终。直到入职富士康后,曾经失意的他终于过上了“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好日子。


如今,陶小玲已是观澜园区睿志达事业群厂务环安部的副课长。尝尽四味人生的他,在风风雨雨中迎来圆满——家庭和睦,事业有成,大儿子年纪轻轻便五子登科,小儿子申博成功,他即将成为一位博士爸爸。他们一家,也因此被评为集团“最美家庭”。




一见倾心结良缘

1971年出生的陶小玲来自江西九江,家住美丽的鄱阳湖畔。他是家中长子,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父亲是县农机厂工人,母亲务农。高中毕业不久,陶小玲进了县农机厂,成为一名机械加工学徒,和玻璃模具打起了交道。

那时候,九江农村有“先成家后立业”的传统。作为长子,陶小玲的婚姻大事很快被父母提上了日程。

1991年5月,经媒人介绍,陶小玲与同乡的幼儿园老师刘玉泉在镇上见面。看到刘玉泉的第一眼,他就对眼前这位有着一头披肩秀发的漂亮女孩一见钟情。刘玉泉也对白净、高大的陶小玲芳心暗许。自那以后,俩人几乎每周都相约见面,两颗年轻的心越走越近。



郞有情,妹有意,双方家庭也都乐见其成。端午节刚过,陶小玲和刘玉泉便订婚了。腊月里,到了事先看好的吉日,陶小玲喜滋滋地带着3000元彩礼,请上村里两个年轻小伙,挑着鸡鸭鱼、喜糖喜饼等三担箩筐的聘礼到女方家下聘。

1992年大年初四,喜气洋洋的陶小玲一大早就领着四五十号人到女方家抬嫁妆。一行人挑着黑白电视、台扇、双卡录音机、36条腿(衣柜、装饰柜、梳妆台、写字台、椅子等),浩浩荡荡地走在乡间道路上,那叫一个热闹喜庆。

随后,西装革履的陶小玲带着迎亲队伍,一路敲锣打鼓放鞭炮,返回女方家接亲、吃出嫁酒。下午,迎回新娘,在陶氏祠堂拜过天地,陶小玲一路公主抱将新娘子护送到了新房。乡亲们晚上闹洞房时,陶小玲全程守护着刘玉泉,让她倍感安心。同年,耳鬓厮磨的小两口迎来了爱情结晶——一个6斤4两的男宝宝。

可蜜里调油的日子没过多久,夫妻俩却不得不分开了。


两地分居起风波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内地刮起“淘金热”。与此同时,随着塑料制品逐渐取代玻璃制品,陶小玲所在农机厂的效益日渐下滑,厂里不少职工下海谋出路。1993年,陶小玲听说一个工友跑到广东淘金,一个月能领到500元,顶他8个多月工资,他着实羡慕不已。

“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为了让妻儿过上好日子,陶小玲决定外出闯一闯,跟厂里申请了停薪留职。1994年,刚过完春节,23岁的陶小玲就告别家人,带着150元现金和妻子特意为他准备的麦芽糖、花生和茶叶蛋,背着一个蛇皮袋,踏上了开往广东的绿皮火车。

几经周折,陶小玲终于抵达广东顺德——他有个同学在当地一家热处理厂打工,听说混得不错。因为身上钱不多,也没同学的联系方式,陶小玲不敢花钱住店,求得一家旅馆的保安同意,在走廊里勉强睡了一晚。

第二天,陶小玲向一家士多店的阿姨打听哪儿有热处理厂,对方拿出一本黄页电话号簿递给他。陶小玲找到一家热处理厂的电话号码,用公用电话打过去一试——巧了,接电话的正是他同学。

在同学的帮助下,陶小玲顺利入职顺德一家加工厂,从事车床加工工作,第一个月到手工资就有800多元。这一干,就是十多年。期间,刘玉泉一直在老家镇上工作,边上班边照顾孩子,周末到乡下看望公婆从不空手。2000年,小儿子呱呱落地后,她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几分。好在,他们的辛苦获得了回报,2001年,夫妻俩在老家盖起一栋两层新楼。


陶小玲在外打工期间,为了节省路费,夫妻俩只有暑假或过年时才得以见面,情感交流越来越少。暑期,他俩好不容易在顺德短暂相聚,但单间出租屋的逼仄、无处不在的溽热、柴米油盐的琐碎,以及上有老下有小的经济压力,不时引发夫妻间的矛盾与争吵。长此以往,两口子的感情日益淡薄,婚姻危机四伏。

2005年年底,想挽救夫妻感情的陶小玲辞工回家,开了一家小加工厂,干起老本行。


可天不遂人愿,仅仅几个月,陶小玲就亏损十几万元。他决定继续外出打工,将加工厂转让了。

经在富士康上班的表弟介绍,2006年9月,35岁的陶小玲入职富士康龙华园区WLBG(现为FIH)事业群,成为一名工程师,从事治具加工工作。

2007,陶小玲的大儿子陶爽在县城高中住校学习。在陶母的劝说下,刘玉泉放弃镇幼儿园副园长的工作,到深圳跟丈夫一起生活,并找到一份日资企业品管的工作。2008年,夫妻俩将小儿子陶攀接来深圳,送到私立小学三年级就读。多年来一个人生活的陶小玲,尝到了“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滋味。

但好景不长,问题很快出现了。


三十六计巧育儿

陶攀刚来深圳上学不到一个月,陶小玲就接到班主任来电——在老家品学兼优的陶攀入学后又调皮又不合群,英语成绩很差。陶小玲立即和妻子请假到学校,和班主任沟通后,他保证,最多一个学期,一定让孩子跟上进度。


在外摸爬滚打多年,陶小玲认定,只有多学习,才能改变命运。望子成龙的他面对儿子的“出格”行为,没有操之过急,而是和妻子达成共识,因材施教。

夫妻俩督促陶攀养成回家先做作业的好习惯,还给他立下“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规矩。刘玉泉对陶爽用过的颜色管理法再次派上用场——日常书写使用黑笔或蓝笔,红笔用来标记课本重点或不了解的地方。每个科目准备一本错题簿,用红笔抄写错题,时常温习。

两口子还使出“伴教计”,谁有时间谁就陪孩子学习。陶攀做作业时,注重言传身教的陶小玲要么在一边翻阅孩子的课本,要么浏览与工作相关的资料。刘玉泉时常“扮弱”,让孩子担任老师,反过来教大人知识点。每次考试结束后,他们还会用电脑帮儿子制作各科成绩统计表,分析薄弱点和丢分原因。

为了提高儿子的英语成绩,陶小玲特意买了一部复读机,陪着儿子一道学。他还鼓励孩子沉下心,边抄课本边学习。抄书加上勤读苦练,陶攀的英语水平噌噌往上涨。


与此同时,夫妻俩还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帮助孩子增长知识。比如,他们在客厅张贴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和陶攀玩找地名的游戏,强化地理知识;周末或节假日,一家三口同逛科技馆,陶小玲化身“讲解员”,为儿子传授机械、物理等知识;带儿子看英文字幕电影,培养英语语感,四年时间里看了约八十部英文电影。

陶小玲认为,在父母的心目中,自己的孩子应该是最好的,不该跟别人家的孩子比较。所以陶小玲不喜“打压”孩子,反倒经常夸赞、鼓励他,适时给予奖励。一个学期后,陶攀的成绩果真冲进班级前十,此后一直名列前茅。


转眼到了2014年,由于异地高考政策还未出台,陶小玲将陶攀送回老家读高中。几乎每天晚上,远在深圳的夫妻俩都会给孩子发信息,关心他的衣食住行。每次回老家,他们也会第一时间拜访学校老师,及时了解陶攀的近况。

关心小儿子的同时,夫妻俩也没有忽略大儿子的教育。虽长期不能陪伴陶爽,但陶小玲一有时间就给他打电话,鼓励他尽可能提升学历,增长阅历,增强学识。陶爽高考时,他还特意请了5天假赶回老家陪考。

兄弟俩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先后考上大学,年年拿一等奖学金。哥哥陶爽在大学期间成功保研,现已留校工作;弟弟陶攀同样成绩优异,顺利考上了研究生。2023年正月间,已上研三的陶攀犹豫要不要读博。陶小玲与儿子促膝长谈,从晚上八九点一直聊到次日凌晨两三点。最终,陶攀决定放手一搏,攻读博士。



四味人生知真谛

两个儿子都这么优秀,陶小玲觉得妻子功不可没。在慢性子的陶小玲心里,刘玉泉虽然性子有些急,但为人很好,是适合当家做主的满分妻子。妻子念叨他几句,他不急不躁,还给她冲上一杯冰糖茶水润喉。

除了将工资卡上交给妻子,陶小玲还几乎包揽了家务活,洗衣、做饭、洗碗、拖地一样不落,饭菜也以妻子的口味为主。个别同事调侃他“怕老婆”,陶小玲却不以为意,“两个人三四个碗一口锅,多大点事?”

陶小玲之所以一直甘为“家庭煮夫”,是因为在家风影响下,尝尽酸甜苦辣四味人生的他明白:吃亏是福。要想家庭和和美美,丈夫既要有包容,也要有担当。


打陶小玲记事起,家里便是母亲当家。他结婚后,陶母时常教导:女子嫁人不易,老公要多加爱护;做男人要有责任心,养老婆孩子乃天经地义之事。

早些年,刘玉泉独力在老家抚养孩子、照顾公婆,她的辛苦一直让陶小玲深感愧疚,铭记在心。妻子和母亲一直相处融洽,婆媳俩唯一一次闹矛盾,还是因为刘玉泉不想婆婆太辛苦、沟通不畅引起的误会。还在顺德的陶小玲接到妻子的哭诉,立刻请假赶回老家——在他看来,婆媳关系一旦破裂就很难修复,拖不得。经陶小玲调和,婆媳之间的矛盾很快化解了。

2003年发生的一件事,更是令陶小玲记忆深刻。那年,独自在顺德打工的陶小玲经常和同事聚会,不免大手大脚。结果到了年底,他的口袋“比脸还干净”。他不好意思空手而归,只好一个人孤零零地待在顺德过年。直到年后发了两个月工资,有钱傍身的他才趁着清明假期回了一趟老家。

陶小玲刚进家门,就被知晓缘由的陶母狠狠骂了一顿。让他意外的是,妻子不仅没责怪他,还反过来劝说婆婆。自那以后,陶小玲每月主动上交工资,听由妻子管家,这才慢慢攒下一些钱。虽说掌管着家庭经济大权,但刘玉泉对丈夫、孩子大方,对自己却很吝啬。


和妻子一样,陶小玲极为节俭:衬衫穿了5年、洗得发白,他照穿不误;球鞋一穿就是4年,鞋底磨烂了也舍不得扔。但同样的,他也舍得给妻儿花钱。

2011年,刘玉泉在网上看中一款售价几十元的连衣裙,一时拿不定主意。陶小玲瞒着妻子,直接下单将同款4种颜色的裙子都买了。收到这份特别的礼物,刘玉泉一边“埋怨”丈夫乱花钱,一边笑呵呵地一条条试穿裙子。2014年,一直为没给妻子买“三金”而深觉亏欠的陶小玲,趁着金价大跌,给她添置了手镯、戒指、项链、耳环一整套金饰。2021年,妻弟结婚,爱屋及乌的陶小玲特意封了个大红包,让刘玉泉十分感动。


五子登科传美谈

妻子教子有方,儿子懂事成器,家庭和睦融洽,陶小玲工作起来没有后顾之忧。

在富士康18年,几经组织调整的陶小玲一如既往地兢兢业业。他也由普通员工一路成长,先后晋升为副组长、组长、副课长,现主要负责EHS(即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总务等工作。他还兼任事业群工会委员和工会小组长,对工会工作尽心尽力,收获了良好的口碑。


此外,他还曾被集团党委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获评睿志达事业群工会防疫优秀个人。前不久,陶小玲的家庭在集团工会开展的评优评先活动中被评为“最美家庭”。


对此,53岁的陶小玲感触颇深:“能在富士康这样的企业工作到今天,我觉得很幸运。有富士康这个大家庭,才会有我们幸福的小家庭。”

如今,陶爽已在天津成家立业,有房有车。2022年,同是硕士毕业生的儿媳怀孕,刘玉泉辞掉工作,特意赶到天津照顾她。2023年,陶家迎来了添丁大喜,四世同堂,格外温馨。儿子早早五子登科,让陶小玲颇为骄傲,也在亲友间传为美谈。


“种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2024年1月,报考东南大学博士研究生的陶攀顺利收到拟录取通知。原本操心小儿子以后事业和婚姻的陶小玲一下安了心,也格外欣慰——两个儿子读了这么多书,为他们各自的人生增添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往事幕幕,恍如昨日。

弹指一挥间,陶小玲与妻子已结婚32载。从初见时的悸动,到经受风雨洗礼的相濡以沫,陶小玲庆幸两人没有走散,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更让他庆幸的是,父母依然健在、夫妻俩身体健康、孩子们学业有成——而这,正是他心中最幸福的生活。
    2018-2023 鸿狐网富士康工会版权所有 粤ICP备170271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