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发布 2020-10-15 16:33 4315人围观 集团新闻
1978年,一场深刻改变中国命运的伟大实践在南方大地开启。随后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被列为经济特区。粤闽省市领导团队响应国政,率领广大敢为人先、激情逐梦、求真务实的开拓者、建设者迈上如火如荼的新征程。 40年春风化雨,40年春华秋实。如今的深圳经济特区生机勃勃,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磅礴伟力,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就在深圳隆重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今天,习总书记亲临深圳,带来了党中央的政策大礼包,发出了“经济特区要办得更好、办得水平更高”的宣言。 富士康百万同仁认真聆听总书记讲话,如沐春风深受鼓舞,坚定了实业报国的初心。改天换地四十年,智富南国史无前,今天馆主难抑激情满怀,翻箱倒柜,从富士康档案馆中找出一帧帧老照片,拂去岁月的风尘,再现当年那战天斗地热火朝天的日子,与诸位同仁一起分享,看看富士康是如何主动、融入、参与深圳40年改革开放历史,扎根实业,与时俱进,从一颗种子成长为参天大树的。 1988年5月25日,富士康创办人郭台铭先生一行考察深圳时于罗湖口岸留影 1988年,作为第一批“吃螃蟹”的台商,富士康创办人郭台铭带领他的制造精英,勇敢踏上改革开放的热土深圳,在宝安西乡落地设厂,建立了电脑用精密连接器和线缆产业基地。海洋厂融入中国的发展节奏,辛勤耕耘,连番跃升。 2001年1月12日,深圳龙华科技园鸿富锦保税工厂正式挂牌运作 此后,富士康秉承“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以及“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教导与激励,先后在深圳的西乡、黄田、臣田、宝源,南山蛇口、龙华油松、大浪、观澜、福田保税区等地,建立了十余家生产基地,在深圳龙华建立了全球运筹中心暨研发制造总部。在深圳积蓄力量,从深圳走向全国,先后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中西部等区域的22个省份的40余个城市建立了科技园区。 2003年10月17日,太原科技园奠基,国家级镁铝合金产业基地初具雏形 富士康持续整合资源和调整产业结构,跟随国家战略调整指向,加速拓疆转型及创新步伐,深入耕耘“云、移、物、大、智、网+机器人”、“8K+5G”、商贸等生态产业链,矢志成为三实(人流、物流、过程流)三虚(讯流、金流、技术流)相结合的“六流”公司。 2006年10月12日至17日,集团自主研发的“富士康深圳一号”
FOXBOT机器人惊艳亮相第八届中国(深圳)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广受赞誉 在深圳40年里,富士康扮演工业拓荒牛、科技智造者的角色,产业布局先期以电脑、通讯、消费性电子为主,现在以电脑终端、消费电子、网络通讯、精密组件为主,兼以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机器人、科技服务业等。 富士康无人熄灯工厂,也是享誉全球的“灯塔工厂” 自2002年,富士康已连续十几年位居中国内地企业出口榜首,2019年出口总额占大陆出口总额的3.95%,2020年位居全球500强企业的第26位。 富士康历年出口额 回顾过去富士康32年的发展历程,简单可以分为3个发展阶段:从30年前PC时代的传统制造,到20年前功能手机的精密制造,再到10年前智能终端产品的智能制造,这三个阶段见证了中国整个制造领域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历史进程。 2001年3月1日,富士康同仁在深圳黄田厂工作场景 互联互通的机器人设备夜以继日的运转,助力产业智能化升级 目前,富士康呈现转型新气象,在传承、开放的基础上,刘扬伟董事长提出“分工、分享、兴利、除弊”新时期开局策略,集团着力从FOXCONN1.0(现况优化)向FOXCONN2.0(数位转型)、FOXCONN3.0(产业升级)进军,持续建设“温暖、科技、和谐”的企业环境,并加速布局电动汽车、数位健康、机器人三大未来产业,全力发展人工智能、半导体、新世代通讯技术三大核心技术,启动“3+3”产业暨技术驱动成长策略。 2018年6月8日,富士康工业互联网成功上市 如果说深圳是水,那富士康就是鱼;深圳是土,富士康就是树。富士康在深圳,如鱼得水而活,如树拔地而起! 富士康投资大陆30周年高峰论坛上郭台铭先生与富士康员工庆祝 展望未来,我们将勇敢地担当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发展的先行者和领头羊角色,遵循习总书记指示,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为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建设发展,为中国智造,继续添砖加瓦发光发热,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闯出一条生机勃勃、无限光明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