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发布 2021-7-20 09:33 3270人围观 权益维护
刚要出门就收到专车推介广告;才去医院做完产检,就接到孕婴产品推销电话;新房钥匙还没到手,装修公司又登门拜访……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个人信息被大肆滥用,我们每一个人几乎都成了“透明人”。随着京东“内鬼”盗用客户信息、酒店数据库遭遇黑客攻击等新闻见诸报端,大家不免越发焦虑。个人信息,到底该怎样保护? 信息泄露后患无穷 前不久,2019网络安全博览会在天津落幕,会场上,一家名为“信息杂货铺”的商店打出“购物不花钱,信息做交易”的旗号揽客,不少参展者呼朋引伴、乐此不疲用生活照换取T恤、创意杯、帽子等商品,心里美滋滋的,觉得自己捡了个大便宜。殊不知,天上不会掉馅饼,不少人就为轻易泄露个人信息付出过惨重代价。今年8月15日,集团龙华园区员工小林接到“淘宝客服”电话,对方称其网购的衣服有质量问题,打算双倍退款给他,还报出了小林所购商品的型号、颜色等信息。小林按照对方指示操作,没想到他从支付宝借呗、美团小贷等平台贷来的5万余元被对方全数骗走。9月6日,龙华园区员工阿娟也因上网时误信假冒她女儿的不法分子,被骗走近万元“培训费”。而她之所以迅速“掉坑”,正是因为骗子对她的个人信息了若指掌,在行骗过程中精准设“饵”。据中国消费者协会最新发布的《APP个人信息泄露情况调查报告》,85.2%的受访者遇到过个人信息泄露的情况。除了部分受访者受“转赞送礼”“参与调查可抽奖”等诱惑将隐私拱手送人外,更多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手机APP、小程序等悄悄收集了个人信息。SHZBG员工秋红告诉记者,她因为平时睡眠状况不好,在手机上下载了一款白噪音软件。下载过程中,秋红发现这个软件除了要获取性别、年龄、电话、微信头像等信息外,还要求开通自动定位权限。如果不勾选“自愿提供”选项,根本没办法使用它的功能。据记者了解,像秋红遇到的这种自带“霸王条款”的APP绝不是少数。更有甚者,如前段时间引发网络热议的换脸软件“ZAO”,直接要求无范围、无限制地使用用户个人肖像。这种AI换脸技术是柄“双刃剑”,可以让普通人变成电视剧主角,满足大家的明星梦,却也可能让清白姑娘变成“小黄片”主演。如果骗子盗用此类信息,并借此生成不同主角的“借钱”视频,再群发给事主的好友,更会让人防不胜防。设想一下,如果是密码被盗,我们可以及时更换,但用来登录手机、移动支付或解锁其他设备的指纹、面部特征遭到泄露,将有多么可怕?“一次窃取,永久有效”意味着不法分子可以对掌握的个人信息“循环利用”。所以,越是在便捷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越要守好个人信息的防线。 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对于很多人来说,个人信息的泄露几乎是家常便饭,一天收到几十条推销短信、被骚扰电话“围攻”已是生活常态。为了不至于在网上“裸奔”,我们需要努力为自己的个人信息打上“马赛克”、建起防火墙。具体要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针对常见的几种“诱饵”,我们不要轻易动心。网络购物谨防钓鱼网站,慎用公共场所免费WiFi,不要点击不明网址链接;不要轻易运行来历不明的软件,及时给电脑和手机系统加装补丁。妥善处置快递单等包含个人信息的单据;身份证复印件要注明用途;不要随意向不正规的网贷平台、社交网站上传手持身份证照片;关键证件照片不要存在手机或网盘中;不要随意在社交平台晒出生日期、度假计划、票证照片;下载软件要认真阅读隐私条款。只有将这些防范工作做好,才有可能防止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此外,对于重要的“生物特征信息”,我们更要谨慎。如果一定要使用指纹、面部特征、声纹等信息,尽量挑选规模较大、无信息泄露历史、商誉良好的平台。减少使用刷脸登录等功能,尽量避免在社交平台上传自己的正面清晰照。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拍照时可借助墨镜等工具对关键生物特征信息进行遮挡。除照片外,在进行视频、音频内容的格式转换和剪辑处理时,尽量避免使用互联网上提供的免费在线工具,以防重要生物特征信息被盗取。假如个人信息不慎被泄露,可以向互联网管理部门、工商部门、消协、行业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进行投诉举报,或向公安部门报案,以防止、减少或挽回损失。 |